「為什麼我學了那麼久的外語,還是會覺得自己學不好講不好?」
上次和Yolanda的直播訪談有聊到,我們覺得多數的亞洲人在學語文的時候,都會卡住在文法單字啊,然後可能就不敢開口講😱
或是可能學到一個階段,發現自己進步不了,想好好的講卻沒有辦法講好,就會放棄耶!
我們得到一個結論,就是多數的人會卡在「續航力不足」這件事📝
Yolanda也提到,她在快20年的語文教學經歷中,發現怎麼樣的學生可以學的又久越好呢?
就是那些沒有特殊目的,一定要怎麼樣的那些人💯
就像是:「欸我沒有一定要考試啦,但是程度到了,我可以去考一下;我沒有一定要拿這個語言的證書,非得要拿去升遷啊、申請什麼工作 」
但如果像是「我半年之內一定要達到什麼等級的目標!」
這種人通常都沒有辦法續航🙅🏻♀️🙅🏻♀️
因為他們的目標太功利,就會覺得:「欸我努力半年怎麼會沒有?然後你就沒辦法接受,就會想要放棄。」
或是階段性目標達到了,然後下個目標不知道要做什麼,學語言這件事情就結束了
就好像馬拉松跑完了,我們接下來要幹嘛這種感覺🤷🏻♀️
不管你在什麼階段放棄,只要半年一年,幾乎就會回到基礎, 再從頭來過了😂😂
所以語言是不能放棄的東西,必須成為生活中的一部分,而不是成為某個人生階段要追求的目標👏
其實學語言要回歸到一個初衷,你是真的喜歡,對它有興趣,才有辦法長時間去接觸它🏃🏻♀️
像有些人學西班牙文學了一陣子之後,他就會開始看關注一些西班牙、拉丁美洲的Youtuber的影片
發現拉丁人的幽默一點都不好笑時,就會丟在朋友群組討論😂😂
但他每天總是花一點時間在刷Youtube,無形中看西班牙文影片這件事情,已經變成生活一部份了!
雖然這個時間只有佔生活的一小部分,但你因為好玩或是可以挖掘到新鮮的事物,就會持續下去
希望大家不要是為了學而學,而真的有興趣,我覺得:「這語言好可愛好好玩,學起來真的讓我覺得很開心!」
這個的初衷才是讓可以一直學下去的重點
像我自己也追了很多拉丁美洲歌手,他們發文的時候,我會去看有沒有用一些新奇的字
或是一些現在很流行的用語(我還不知道的),追他們的IG或是FB就可以學
其實當下你覺得很有趣,會自然而然的把語言吸收進去
可能每天花個十分鐘而已,也會找到動機一直持續下去
這就是Yolanda想要推廣的「無痛學語文」的概念
#你有什麼自己的學語言撇步嗎